經(jīng)過近兩年的精心籌備,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第十八屆國際電分析化學研討會(18th ISEAC)”于2021年8月25日-27日在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隆重召開。受國內(nèi)外疫情形勢影響,本次會議采用線上的形式召開。會議分為五個報告會場,國內(nèi)外參會人數(shù)共計4204人/次。ISEAC自1987年由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委員會主辦召開第一屆以來,每隔一年逢單年召開一屆,迄今ISEAC已召開了十八屆,是受到國內(nèi)外電分析化學領(lǐng)域?qū)<腋叨日J可的高水平學術(shù)盛宴。會議的宗旨是為世界各國電分析化學家和從事電化學分析研究的科研人員提供一個高水平的研討論壇,以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進展,推動國際合作交流,促進我國電分析化學研究走向世界前列,本屆會議采用線上形式,參會人員反饋交流效果好,受益匪淺。本次會議共有來自中國、英國、瑞士、澳大利亞、俄羅斯、瑞典、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韓國、巴西、西班牙、希臘、波蘭、羅馬尼亞、卡塔爾、捷克、巴基斯坦、伊朗、烏克蘭、伊拉克、泰國、斯里蘭卡、匈牙利、法國、日本、波蘭、德國、美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00多位中外學者參加,會議收錄論文403篇。
第十八屆國際電分析化學研討會由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副所長逯樂慧研究員擔任大會主席并致開幕詞,汪爾康院士擔任大會共同主席,董紹俊院士擔任會議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徐國寶研究員擔任組委會主席。
本次大會共作大會報告27篇。國外大會報告18篇,參加者包括:美國藝術(shù)與科學院院士Paul S. Weiss教授、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J. Justin Gooding教授、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Joseph Wang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Serge Cosnier教授、法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Christian Amatore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Jin Wang教授、美國藝術(shù)與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Hector Abruna教授、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Shaowei Chen教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Shi-Zhang Qiao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Arkady Karyakin教授、瑞典科學院院士Andrew Ewing教授、德國波鴻魯爾大學Wolfgang Schuhmann教授、加拿大科學院院士X. C. Le教授、日本pH科學與技術(shù)實驗室Takashi Kakiuchi教授、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Wenlong Cheng教授、以色列科學院院士Itamar Willner教授、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Francesco Paolucci教授和法國波爾多大學Neso Sojic教授。國內(nèi)大會報告9篇,包括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廈門大學田中群院士、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shù)研究所江雷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楊秀榮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董紹俊院士、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Kwok-Yin Wong教授和北京大學劉忠范院士。
另有邀請和口頭報告173篇,報告專家包括南京大學鞠熀先教授、朱俊杰教授、夏興華教授、徐靜娟教授、李根喜教授、龍億濤教授、王偉教授、江德臣教授,東南大學王雪梅教授、梁高林教授,湖南師范大學楊榮華教授,復旦大學劉寶紅教授,北京大學邵元華教授、郭少軍教授,北京化工大學汪樂余教授,武漢大學黃衛(wèi)華教授,中國地質(zhì)大學夏帆教授,中國科技大學崔華教授、鄧兆祥教授,廈門大學江云寶教授、任斌教授、李劍鋒教授,東北大學王建華教授,蘇州大學何耀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田陽教授,華東理工大學葉邦策教授,清華大學林金明教授,西北師范大學盧小泉教授,湖南大學張曉兵教授、聶舟教授、袁荃教授,江蘇大學由天艷教授,吉林大學盧革宇教授,國家納米中心唐智勇研究員、孫佳姝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馬會民研究員、吳海臣研究員、王鐵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shù)與工程研究所吳愛國研究員等國內(nèi)著名電分析化學家以及一批年青教師、博士后和研究生。
會議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蘇州安賽診斷技術(shù)有限公司、吉林省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Elsevier出版社和Anal. Bioanal. Chem.雜志的指導贊助和大力支持。特別感謝會議緊急改為線上形式情況下,所內(nèi)各部門為了保障會議順利進行提供的幫助和支持!代表們就目前國際電分析化學熱點問題,包括生物傳感器、自供能技術(shù)、納米技術(shù)、電化學能源、電催化、電化學發(fā)光原理及應用、光譜電化學、電化學方法和技術(shù)等領(lǐng)域的最新進展和發(fā)展趨勢進行了報告交流和熱烈研討,活躍了學術(shù)思想,為未來科研方向和開展國際合作研究提供了思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此次會議突破性的舉辦方式對未來新形勢下國際合作交流方式進行了良好的探索,推動我國電分析化學研究走向世界前列。我們將堅持類似于高登學術(shù)研討會(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的模式長期繼續(xù)舉辦這類研討會,今后仍每隔一年在8月份于長春召開ISEAC會議,為國際電分析化學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長春應化所副所長、大會主席逯樂慧研究員致開幕詞
汪爾康院士參加開幕式并主持大會報告
歐洲科學院院士Serge Cosnier教授做大會報告
國際電化學會前任主席廈門大學田中群院士做大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