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9日,應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邀請,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聯(lián)合實驗室吉林大學實驗區(qū)主任孫洪波教授來我所進行學術交流,做了題為“飛秒激光加工在微光學與微機械器件制備上的應用”的學術報告。
由于超短激光脈沖與物質瞬態(tài)作用的強烈非線性,使其在使用不同種類材料進行微納結構的加工方面呈現(xiàn)出獨特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納米加工精度、制備結構的三維多樣復雜性和冷加工等方面。作為一種可設計的納米制備技術,其長遠應用前景被廣泛看好,但其應用首先在哪里取得突破,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課題。在本報告中,孫洪波教授以基于高分子材料的雙光子聚合機理在微光學和微機械元件制備上的應用為例,介紹了他們課題組利用飛秒激光加工技術在微光學、微機械、微傳感和微流控等方面進行的工作,以及在該領域的探索和思索。
孫洪波教授于1992年在吉林大學電子科學系本科畢業(yè),1996年獲博士學位。同年赴日本德島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2000年起任大阪大學應用物理系助理教授;2005年任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全職回國工作。從事超快光子學相關的研究,在飛秒激光微納加工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原創(chuàng)性工作,該領域標志性符號“納米?!钡淖髡?,發(fā)表論文60余篇,被SCI論文引用3000余次,被Laser Focus World 等雜志專題評述30余篇次。2001年,獲日本科學技術事業(yè)振興事業(yè)團的21世紀先驅研究計劃項目(相當于中國的國家杰出青年計劃,一億日元)資助;2002年,獲得日本光科學與技術財團的顯著貢獻獎(全日本每年1-2人);2005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并受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6年獲日本文部大臣表彰-青年科學家獎;2007年,帶領的團隊獲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創(chuàng)新團隊計劃資助。目前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學部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科學》等雜志編委。
(楊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