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劉華蓉、講師汪謨貞來到應化所進行交流訪問并分別做了學術報告。應化所科研人員、研究生,其他科研院所和周邊大學的相關人員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劉華蓉副教授的報告以“結構可控納微材料的乳液合成”為題,內容涵蓋了乳液法合成磁性高分子納米復合微球、高內相乳液法制備貫通多孔材料以及輻射種子聚合相分離法制備各向異性粒子等。
汪謨貞老師的報告題目為“基于磺化聚苯乙烯微球制備形貌可控的聚合物材料”。在報告中,她詳細介紹了在中空聚合物微球、多空聚合物微球的、核桃仁狀聚合物微球、海綿狀聚合物材料等的制備、應用與形貌控制方面取得的科研進展。
劉華蓉,1990年本科畢業(yè)于華東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系,于1993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會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碩士學位,并于1999年獲得該校應用化學系博士學位。2001年-2004年,在葡萄牙里斯本技術大學高等技術學院化學結構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劉華蓉副教授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業(yè)總公司工程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工程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副教授,現(xiàn)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劉華蓉副教授開展的主要研究為:圍繞各種乳液體系及分散體系為軟模板,通過微結構設計與合成,制備出各種功能材料,研究其性能與應用。
汪謨貞,1990年-1995年期間在中國科技大學材料系高分子物理專業(yè)學習,于2000年獲得中國科技大學材料系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yè)博士學位。2000年至今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講師。其研究方向主要涉及高能射線在輻射乳液聚合的應用基礎研究,包括輻射細乳液聚合原理及在高分子結構材料制備中的應用、乳液體系中的界面構筑及粒子自組裝制備中空、多孔等材料、用輻射引發(fā)RAFT聚合反應對各類微球進行功能化等。
(劉 丹)
劉華蓉副教授做報告
汪謨貞老師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