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美國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Hsing-Lin Wang博士到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進行學術訪問,并應長春應化所學術委員會、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做客“應用化學系列講座”。Hsing-Lin Wang博士為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們作了題為Control Growth of Large Grained Hybrid Perovskite Thin Films for Solar Cell Applications的學術報告。徐國寶研究員主持了報告會,逯樂慧研究員為Hsing-Lin Wang博士頒發(fā)了長春應化所應用化學系列講座紀念牌。
太陽能是一種能量豐富、清潔的能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太陽能是解決人類能源和環(huán)境問題的重要途徑。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技術可以直接將太陽光的能量轉換成電能,可以實現(xiàn)與當前供電網(wǎng)的無縫連接,是最便捷的太陽能利用方式。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甲氨基鹵化鉛材料由于具有很高的光吸收系數(shù)、很長的載流子傳輸距離、非常少的缺陷態(tài)密度等優(yōu)異性質,在光伏材料、激光材料和發(fā)光材料等方面展現(xiàn)出極大的應用價值,成為國際上極為重要的研究熱點材料之一。Hsing-Lin Wang研究員在報告中介紹了課題組在構筑基于高純度、大面積、大顆粒雜化鹵化物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進展,闡述了通過調控MAPbI3和MAPbCl3的含量比制備出英寸尺度的有機無機混合鈣鈦礦晶體,進而大大提高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功率轉換效率。報告結束后,Hsing-Lin Wang研究員還耐心解答了現(xiàn)場提問者的問題。
Hsing-Lin Wang博士,1992年在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獲得博士學位,1993年至1995年在美國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師從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Alan G MacDiarmid教授進行導電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應用研究,1995年加入美國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繼續(xù)從事博后研究,并于1998年成為國家實驗室科學家,現(xiàn)為美國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資深科學家、項目負責人、團隊負責人。Hsing-Lin Wang博士的研究內(nèi)容和興趣主要包括混合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構筑,富勒烯衍生物和共軛聚合物的合成及在太陽能轉化中的應用,能量存儲和轉換器件中納米材料和催化劑的設計,基于共軛聚合物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底材料的開發(fā),面向發(fā)光二極管的共軛低聚物和聚合物的合成,用于化學和生物傳感器的PPV和碳納米管的制備。Wang博士已發(fā)表170篇期刊科研論文,2個書籍章節(jié),獲得20個授權專利。Wang博士的工作已被引用超過6500次,H-index為39。作為項目負責人,Wang博士承擔過美國能源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國家實驗室等十多個項目,共獲得超過5600萬美元的科研經(jīng)費。Wang博士2015年入選美國國防部國土防衛(wèi)與安全信息分析中心相關領域專家?guī)欤?/span>2011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杰出表現(xiàn)獎及導師成就獎;2003年獲美國能源部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成就獎;2001年美國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生物科學部門員工成就獎;2001年作為團隊負責人獲得R&D100獎;2000年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跨企業(yè)技術發(fā)展項目獎;曾8次美國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杰出發(fā)明貢獻獎等。
(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Hsing-Lin Wang博士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