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北京大學張錦教授、徐東升教授來到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分別為應化所的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們作了題為“單壁碳納米管的控制生長方法研究”及“表面等離激元材料及其應用”的學術報告。
張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碳納米管可控合成及應用的研究,在本次報告中,他主要針對單壁碳納米管在微電子領域應用的目標性控制生長進行介紹,著重從碳管生長的取向性、生長的尺寸與密度分布、金屬性非金屬碳管的篩選與可控生長以及手性碳管的可控性生長等幾個方面做了詳細的講解。報告從機理性的動力學、熱力學原理引出,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多種想法奇特的制備手段,開闊了大家的視野。徐教授主要從表面等離激元材料的應用進行了講解。從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光催化、光熱催化有機反應等應用一一舉例介紹,報告中的半導體的表面等離激元現象引起了大家廣泛的興趣。
報告會后,兩位教授與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學術討論,并耐心解答了與會人員所提出的問題。
張錦,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入選者。1997年12月獲蘭州大學和北京大學聯合培養(yǎng)理學博士學位。1998-2000年在英國利茲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5月到北京大學工作至今,2006年晉升為教授。主要從事碳納米材料的控制合成、應用及其拉曼光譜學研究,已發(fā)表SCI收錄論文200余篇,獲授權專利30余項。在國際和各類雙邊會議上作大會或分會邀請報告60余次。榮獲2001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第九屆霍英東青年教師優(yōu)選項目資助(2003年)、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資助計劃”、2007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二完成人)、200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和2011年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F任北京大學化學院副院長,兼任北京大學“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北京大學納米化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化學會理事、Carbon雜志副主編以及Nano Res.、《化學學報》、《物理化學學報》和《光散射學報》的編委。
徐東升,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中國化學會物化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兵工學會咨詢專家。長期從事低維納米結構功能材料的制備、結構調控與性能研究,主要包括準一維納米材料陣列的電化學生長、分級結構納米材料及其能量轉換器件、高效能吸波材料等。已發(fā)表SCI論文107篇。2002年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05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現代分析技術工程實驗室)
張錦教授作報告
徐東升教授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