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余彥教授來到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作了題為“高性能(鋰)鈉離子電池:從結構設計到性能優(yōu)化”的學術報告。
電子產品的日益小型化,功能化、集成化,以及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并網的調峰儲能,人們對提供能源的二次電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電池具有更小的尺寸、更輕的重量及更高的性能。因此,新型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的儲能電池電極材料的開發(fā)極具迫切性。高性能的電極材料的研發(fā)制備技術是有待突破的關鍵技術之一。在報告中,余彥教授介紹了其課題組在探索并發(fā)展高性能的鈉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方面做出的科研成果。她所在的課題組在實現對電極材料的設計以及可控制備基礎之上,深入研究電極反應的機理、界面反應過程、材料的結構、離子/電子傳輸過程。對新型電極材料的儲能機制及提高性能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找出了優(yōu)化及適應性的調控和解決途徑。
余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基金委優(yōu)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001年畢業(yè)于安徽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6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學位,隨后在美國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和德國馬普固體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2012年加入中科大。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鋰硫電池等關鍵電極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儲能機制。目前在J.Am.Chem.Soc.,Angew.Chem.Int.Ed.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以第一/通訊作者發(fā)表SCI論文中IF>10的總共30余篇,論文SCI他引3000余次。SCI論文中有10余篇入選ESI高引頻論文,相關文章被Nature,Angew.Chem.Int.Ed等Highlight和作為封面文章報道?,F兼任英國皇家化學會旗下期刊RSC Advances副主編。
余彥教授作報告
(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