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中國科學院大學專家函評、中德專家面試及德國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委員會確認,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合作處發(fā)函: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李宏巖同學、傅繼澎同學正式入選出席德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第67屆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大會將于2017年6月底召開,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德國科學基金會委托,中德科學中心在全國范圍內(化學專業(yè))遴選20名在讀優(yōu)秀博士生參會,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入選8人。
2017年6月24日至7月1日,李宏巖、傅繼澎將與另外18名博士生一起代表中國優(yōu)秀博士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員在德國林島與30多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及數(shù)百名各國青年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并在會后一周參觀訪問大學和研究所。
李宏巖,男,2012級分析化學專業(yè)碩博連讀生,導師牛利研究員。2012年6月本科畢業(yè)后,以優(yōu)異成績保送至長春應化所,在牛利研究員指導下從事低維納米材料在能源、催化領域的應用研究。2015年通過碩博連讀答辯考核,并于2015年10月作為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在德國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學習一年(指導老師:Prof. XinliangFeng)。李宏巖在國內外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期間,態(tài)度端正嚴謹,認真刻苦,潛心科研,研究工作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到目前為止,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在Advanced Materials(highlighted as inside back cover),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highlighted by MaterialsViewsChina)等國際高水平雜志上發(fā)表5篇論文。在此期間,李宏巖獲得過國家獎學金、中國科學院大學“三好學生”榮譽稱號、長春應化所優(yōu)秀學生黨員、長春應化所英華正茂學術論壇報告特等獎等多項榮譽。
傅繼澎,男,2013級無機化學專業(yè)統(tǒng)考博士生,導師李成宇研究員。2009年在我所聯(lián)合培養(yǎng)碩士生期間,進入稀土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習三年,在張洪杰院士課題組從事稀土熱電材料制備和性能研究,從2012年開始,在李成宇研究員課題組開展稀土發(fā)光材料性能研究和應用。2014年赴德國陶瓷技術與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學習器件制備和信號處理三年,已發(fā)表相關文章8篇,取得2項專利,參加會議海報3次。傅繼澎同學,在應化所期間積極參加應化所黨組織活動,積極組織并參加研究生部及實驗室各項活動,是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在德國期間,積極參加德國各研究所匯報研討。課外努力學習德語及相關德國文化,積極參加中德文化培訓。
新聞鏈接:自1951年開始至今,每年6月底到7月初,諾貝爾獎得主便聚會林島,在德國林島舉辦以化學、物理和生物為主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邀請一批來自世界各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一批從60多個國家挑選出來的優(yōu)秀博士生和青年科學家,聚集一堂,探討與這數(shù)門學科相關的話題,研討未來科學的發(fā)展。大會主題在化學、物理和生物等領域逐年輪換。至今已有66年的歷史,是一項世界有名的、對全球優(yōu)秀博士生們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學術活動。自2004年起,中國博士生代表開始受邀參加大會。
(研究生部)